

玺赞枸杞基地里,工人们正在采摘枸杞。张旭摄
7月的塞上江南,枸杞红透枝头,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喜庆的红装。7月8日—9日,第八届枸杞博览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开幕,来自全国20多个省的300余家企业齐聚一堂,展示枸杞全产业链丰硕成果。作为枸杞道地产区,宁夏全区现有“宁夏枸杞”“中宁枸杞”两个区域公用品牌,2700余家枸杞企业,综合产值204亿元,产品销往50个国家和地区,全区现有枸杞产业从业人员约27万人。
近年来,中宁县突出枸杞产区优势,着力构建现代枸杞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。中宁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围绕枸杞产业做文章,在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各环节发力,并在枸杞产业发展中探索出多种创新模式,通过整合资源、数字化赋能和机制创新,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,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。
深耕沃土筑牢产业发展根基
中宁县素有“中国枸杞之乡”的美誉。目前,全县枸杞种植面积9.67万亩,鲜果年产量达7万吨,年产值126亿元。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,中宁县社强化乡(镇)村两级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功能,着力构建统一品种、统一施肥、统一管理、统一采收的标准化种植体系,为枸杞产业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“以前凭经验种地,病虫害防不住。现在供销合作社技术员每个月都上门指导,教我们生物防治技术,枸杞品质提上去了,价格也涨了3成。”在枸杞种植核心产区舟塔乡潘营村,村民王仲岐捧着颗粒饱满的枸杞对记者说。自舟塔乡供销合作社被确定为首批“千县千社”质量提升行动示范社以来,不断加大对枸杞种植户的培训力度,帮助农民增产增收。
近年来,随着市场对枸杞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,种植户对病虫害防治、枸杞整形修剪技术等专业化服务需求愈发迫切。“为满足种植户的需求,县社结合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,在舟塔乡、鸣沙镇等供销合作社设立田间学校,在枸杞整形修剪、病虫害防治等枸杞生长关键期,增加培训频次、加大培训力度,保证了枸杞的质量和产量。”中宁县供销合作社主任闫永祥介绍,今年,舟塔乡供销合作社与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、宁夏中宁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,在恩和镇红梧山等地开展枸杞托管服务500亩。
如今,中宁县已组建起12支技术服务队,全年开展田间指导800余次,培训种植户5000余人次,推动全县标准化种植覆盖率提升至90%。2024年,中宁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在核心枸杞产区舟塔乡、大战场乡和红梧山枸杞产区开展枸杞病虫害防治服务面积1.91万亩,开展枸杞整形修剪服务面积达到1.1万亩。
科创赋能激活产业升级动能
在此次枸杞博览会上,中宁枸杞品牌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打造的“中宁枸杞·原浆铺子”系列养生饮品展台前人头攒动,枸杞奶茶、枸杞拿铁、枸杞益生菌果饮、枸杞冰淇淋等深受消费者喜爱,现场销售火爆,为炎炎夏日带来了一抹清凉。
“‘原浆铺子’主打‘轻养生、快节奏’的新鲜‘轻养’茶饮品牌。我们针对都市人群‘碎片化养生’的需求,通过打造‘现制饮品+快消零售+文化体验’的多元化消费场景,让中国传统养生智慧通过冷萃咖啡、益生菌饮品等多款创新产品触达年轻客群,传递‘快乐养生喝原浆’的理念,实现了药食同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。”中宁枸杞品牌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品牌推广副总经理刘嬴说。
在博览会现场,除了“中宁枸杞·原浆铺子”系列养生饮品外,枸杞酵素、枸杞面膜、枸杞啤酒等深加工产品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。其中,中国供销惠农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研发的“玺赞酒伴侣·枸杞牡蛎肽”复合饮品成为博览会枸杞新品发布会上的焦点。这一产品的推出,标志着枸杞精深加工与健康饮品融合领域有了新突破。据玺赞公司副总经理聂正宝介绍,企业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模式,以提供技术服务、产品保底价收购、安置就业等形式,与周边合作社、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。13年来,该公司已累计指导服务扩大枸杞种植规模超6万亩,对10余个移民村和251户建档立卡户开展了定向帮扶。企业每年安置固定就业人员300余人,每年吸纳周边临时劳务用工5000人次以上。
从田间到餐桌,从舌尖到心间,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,中宁枸杞产业在供销合作社的联合助力下,正沿着标准化、品牌化、集约化道路稳步前行。
(责任编辑:李安)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