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9月16日上午,玉林市人民东路633号玉林市供销合作联社大门口,彩带飘扬、人声鼎沸,玉林市供销为农服务平台正式揭牌,同步举办的“玉供”品牌新品发布会与258种名特优农产展销,让这个秋日的上午充满“丰收的热闹”。从田间地头的新鲜农产,到直播间里的即时下单,再到金融机构的赋能承诺,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“仪式”,更是玉林供销系统重构“为农服务”链路、打通农产品“上行”通道的生动实践。
玉林市供销为农服务平台揭牌仪式现场
平台揭牌:一头连农户,一头接市场的“一站式”纽带
“以前我们的白糤只能在本地集市卖,今天不仅有市民现场下单,直播间里还有南宁、广州的客户问批量发货,这平台真是帮我们把路走宽了!”兴业县供销社参展负责人拿着刚打印的订单,难掩兴奋。在为农服务平台的多功能展厅内,陆川腊肉的咸香、博白芒编的精巧、容县蜜柚的清甜交织,258种展品中,166种是供销社自营品牌、208种贴有供销标识的合作品牌,每一件都带着“玉林味道”的独特印记。
广大市民关注玉林市供销为农服务平台
不同于传统展销会,这个为农服务平台从诞生之初就带着“长效服务”的基因。“它不是‘一次性’的展台,而是集展示、宣传、体验、采购、合作于一体的‘一站式’载体。”玉林市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、理事会主任梁军在揭牌仪式上介绍,平台整合了全市7县(市、区)供销系统资源,背后链接着上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种植大户——农户可以在这里对接采购商,市民能直观选购放心农产,企业可洽谈深加工合作,“核心就是解决‘农民种得出、卖不出’‘市民想买好、找不到’的痛点”。
揭牌现场,市民李阿姨拿着刚买的博白桂圆干说:“看到供销标识就觉得放心,而且能试吃,比网上买踏实。”而在展厅一角,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的直播团队正对着镜头展示“玉供”百味香系列香料,“刚开播半小时,就有50多单订单,大部分是回头客”,带队老师介绍,未来学校将与平台共建实习基地,为农户提供直播培训,让“田间直播”成为常态。
校社银联动:多方合力给“为农服务”加砝码
“供销为农服务,金融要搭台。”柳州银行玉林分行行长张业勇在仪式上的发言,点出了此次活动的另一重深意——银社协同。据了解,柳州银行已与市供销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,未来将为平台入驻的农户、合作社提供“农产贷”、“冷链贷”等定制化金融产品,解决农产品收购、仓储、运输中的资金难题;工商银行玉林分行也表示,将开通“供销农产结算绿色通道”,降低农户交易成本。
这种“多方联动”的模式,在活动当天就显露出实效。北流市供销社带来的百香果原浆,不仅通过直播卖出200多瓶,还与广西汇焜堂食品生产有限公司达成合作——后者将利用八角原浆研发新口味“八鲜饮”,“以前我们的八角只能鲜卖,现在能加工成饮品,利润翻了一倍多”,北流参展企业代表说。
广西汇焜堂作为平台承办方,其董事长黎明介绍,平台未来将定期举办“农产对接会”,一方面组织采购商走进田间,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开展农技培训,“不只是卖产品,更要帮农户提升品质、打造品牌”。
“玉供”新品:从“原字号”到“精加工”,农产增值有新招
当天的新品发布会环节,“玉供”品牌推出的“八鲜饮”功能饮品和百味香系列香料,成了现场的“明星产品”。据了解,“八鲜饮”的原料清单上,桂圆、茯苓、陈皮等均来自玉林本地,“我们就是要‘就地取材、就地加工’,让农产‘身价倍增’”,黎明董事长介绍,这款饮品不仅进入本地商超,还将通过供销系统的全国渠道销往广东、香港等地。
百味香系列香料则是“老手艺+新包装”的代表。“以前我们的八角、桂皮都是散装卖,现在做成小包装,贴上‘玉供’标识,一斤能多卖5块钱。”兴业县香料种植户黄大叔说,他家种了10亩八角,通过平台对接的深加工企业,八角的收购价每公斤提高了4元,“光这一项,今年就能多赚2万多”。
据统计,当天的展销活动中,线上线下累计成交328单,销售额突破15万元,其中“玉供”新品占比达35%。更重要的是,有8家企业与县社达成长期供货协议,“这意味着平台的‘产销对接’不是‘一锤子买卖’,而是长期稳定的合作”,玉林市供销合作联社党组成员、理事会副主任何勇表示。
为农服务平台场馆内人群熙熙攘攘,热闹非凡
供销“新答卷”:从“守旧”到“创新”,激活乡村振兴长效力
“以前提到供销社,大家想到的是‘卖化肥、收粮食’,现在这个平台让我们看到了供销社的新样子。”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带队老师的感慨,道出了玉林供销系统的转型方向。近年来,玉林市供销社不断探索“为农服务”新模式,从整合县域资源,到打造自有品牌,再到联动金融、教育资源,逐步构建起“生产—加工—销售—服务”的全链条体系。
玉林市供销社党组书记、理事会主任梁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为农服务平台只是一个起点,接下来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:一是建立“农产数据库”,精准对接供需;二是开展“供销电商培训”,每年培养100名以上农村电商带头人;三是深化银社合作,推出“农产质押贷”等特色产品,“我们要让供销社成为乡村振兴的‘稳定器’和‘助推器’,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”。
当天傍晚,平台的直播仍在继续,线上订单还在不断刷新。从田间的稻浪到展厅的展台,从直播间的点赞到农户的笑脸,玉林供销为农服务平台正用一条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纽带,让乡村振兴的“毛细血管”更加畅通,让“玉林味道”走得更远、更稳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